在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一名科研人员正在操作高通量自动化克隆系统
肿瘤免疫治疗找到新方法,植物光系统II的蛋白质结构显露真容!近两个月,有两个来自中国生命科学界的重要成果登上了《自然》杂志,它们的诞生都与一个大科学装置相关——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
6月4日,记者从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获悉,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自2013年筹建以来,截至2016年5月,设施用户、设施科研团队、设施技术团队依托上海设施,共发表SCI论文70余篇,包括在《自然》《科学》《细胞》这三种国际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4篇,其中今年上半年就一连发表了8篇,研究成果涉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物理学、微生物学、药学、化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高水平成果产出不断加速,这座被誉为蛋白质研究国之利器的大科学装置正锋芒初显。
从2010年12月开始动工建设,上海设施建成于2014年3月,完成总投资7.56亿元,项目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并于2015年7月正式对用户开放。
形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和综合示范作用的蛋白质科学研究支撑体系,是上海设施建设的初衷。既有基于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的先进光束线站,又有原子力显微镜、核磁、电镜、质谱等诸多国际一流设备,让生命科学家足不出户,就能用各种先进手段为自己的科学问题寻求答案———这样的蛋白质研究平台,全球难觅。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主任雷鸣介绍,上海设施拥有世界一流的规模化、系统化研究技术装备,是具备蛋白质制备、多尺度结构分析、多层次动态研究、整体与定量分析及数据库与计算分析能力的国际一流蛋白质科学研究平台。
上海设施开放试运行至今,海科路园区和上海光源的蛋白质专用线站共执行课题1300余个,提供服务机时18.47万小时,涉及200多家单位,包括国内高校科研单位、国内外医药企业等,地域覆盖北京、上海、天津、西安、广州、澳门、香港等地。同时,它还吸引了美国、英国、西班牙等国外优秀科学家前来开展前沿课题研究。
这座国家级大科学装置的“锋芒”,还远不止于此。短短一年不到,有多个颇具市场潜力的实验仪器和技术已初具雏形。在规模化蛋白质制备系统,有一套上海设施自主设计的大型自动化系统,运用这套设备,每天最多可以克隆1000个基因。如今,该系统的“缩微版”——每天克隆100个基因的克隆自动化装置已完成样机开发。“很多实验室需要这样的设备,可以节省大量人力和时间,使科研进度加速。”雷鸣说。而且,国产高端实验仪器还可带动配套试剂、耗材等产业的发展。
采用先进的微流控技术,上海设施还在发展更多高端实验设备。比如自动化点晶体机器人,目前进口设备垄断了中国的科研市场,不仅机器售价高昂,其耗材更是价格不菲——点晶体所用一套针尖每年更换一次,就需十几万元,培养蛋白质晶体的溶液价格昂贵,一套小包装的试剂盒要数千元,一个课题组一年要花费数十万元在结晶试剂上。“我们研发的新机器人,结晶试剂及蛋白样品的用量只需进口设备的1/10,仪器价格也可大幅下降。”雷鸣说,这类设备实现国产化越多,一方面可以降低我国的科研成本,另一方面也可培育起一个科研产业,让我国科研的本土根基扎得更牢。
文章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