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6日,在北京西郊宾馆首届全国质谱分析学术研讨会再次召开。这位来自清华大学化学系的林教授为大家带来的是题为《液滴形成与质谱联用》的学术报告。首先林金明教授介绍了液滴形成的构思和基本原理。在具有微通道(微流控)的设备上,利用液体的表面张力与表面性质以及结构设计,通过微流控芯片方法控制和驱动使其能够形成液滴来进行病情诊断、细胞研究和化学检测等。
肩并肩的液滴不能偶有地进行效混合,头尾相接的液滴便能有效混合;性质不同的液滴由于运动速度的不同而在通道中的融合、反应,从而操控微量液体的运动,继而将这种方法发展进行液滴纸电喷雾质谱分析。在后期进一步改进后可形成纳升、皮升的液滴,当制成芯片之后可精确控制其液体的体积。利用微流控芯片通道的功能,成功地建立了一套微流控芯片和ESI-Q-TOF质谱联用技术的分析实验平台,并将其应用到各种的白酒鉴定中去,以及进行单细胞质谱分析工作。在林教授介绍下,这项计划将这种微流控技术会发展到化学、、环境、生物学、电子、医生、材料、信息处理等领域分别进行研究。